1月19日,河池市在市行政办公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总结三年以来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并对下一阶段的扫黑除恶专项工作进行部署。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扫黑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出席本次发布会。
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市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3个、恶势力犯罪集团43个、恶势力犯罪团伙100个,刑拘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667人,破获刑事案件703起,共扣押、查封、冻结涉案资产2.25亿元;起诉涉黑恶案件59件826人;一审审结涉黑恶案件56件632人,打击战果排全区前列;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20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0人。通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法治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0年,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8.09%,比2018年提高1.95个百分点,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满意度达96.18%,比2018年提高6.97个百分点。
当前,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圆满收官。下一步,河池市将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不断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布会上 河池扫黑办还就社会关注的 扫黑除恶焦点热点进行答记者问
记者问:公安机关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取得了哪些成效?破获了哪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涉黑涉恶案件?
负责人答:全市公安机关共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150余个,其中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黑恶势力案件有20余起,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9年,全市扫黑除恶绩效考评排名全区第一;2020年1至11月,全市扫黑除恶绩效考评排名全区第二。三个较为典型的案例:
“3.6”涉黑专案是全国扫黑办第七批挂牌督办的广西唯一一起涉黑案。该涉黑组织长期盘踞在河池市东兰县,是目前全市所有查办的涉黑组织中实施违法犯罪时间跨度最长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最早一起案件可以追溯到1996年,该组织所实施的犯罪涉及开设赌场、高利放贷、采石场、河沙、石沙、生猪屠宰等多个行业领域,涉案55起。抓获涉案人员达75人,查扣资产达9000多万元,2020年10月30日,该案组织、领导者韦道贵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0.25”涉黑专案是自治区公安厅督办的涉黑案件,该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是全市第一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涉黑案件。该涉黑组织长期盘踞在南丹县吾隘镇,在东兰、天峨、南丹三县先后实施开设赌场、强迫交易、高利放贷、聚众斗殴等犯罪,全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4人,破案46起,其中命案一起,2019年12月18日,该案组织、领导者罗燕波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5.19”涉黑专案是自治区政法委主要领导亲自批示、公安厅督办重大涉黑案件,该案组织、领导者蓝志军是一个三进宫的刑释人员,他分别在2007年、2009年、2015年被判刑,但出狱后,不思悔改,组织原来马仔并吸纳新成员加入,发展壮大其组织,涉案人员达63人,涉及开设赌场、非法采矿、合同诈骗、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强迫交易、妨碍公务、寻衅滋事等犯罪,非法敛财300多万元,宜州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2019年12月18日,蓝志军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至此横行宜州区15年之久的蓝志军黑社会性质组织宣告彻底覆灭,宜州区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记者问:请问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如何审判涉黑恶案件,在审判中如何保障被告人和律师的诉讼权利?
负责人答:开展专项斗争以来,我们在一审审结的涉恶案件中,有9.68%的案件未认定为恶势力犯罪;二审法院依法对1件一审认定为恶案件的定性进行改判,5件涉黑恶案件的量刑进行了调整。一审审结的涉黑恶案件中定黑恶被告人498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231人,重刑率46.3855%。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三项规程”,依法准确认定证据、查明事实,共组织召开案件审判庭前会议34次,办理审查“排非”申请6次。依法充分保障被告人的申请回避、提供证据、自行辩护、最后陈述等诉讼权利。充分发挥刑事律师作用,推行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切实为律师执业提供便捷服务,保障辩护律师依法会见、阅卷、收集证据、发问、质证、辩护等方面的执业权利。 |